《数据安全法》旨在全面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权益。该法以总结构、总结和概览为特点,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关键内容,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本文将从《数据安全法》的总结构出发,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数据安全法》共分为7章,包括总则、数据分类、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法律责任和附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总则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数据安全原则和监管体制,数据安全原则包括:依法依规、安全发展、保护权益、促进创新、共同责任。
2、数据分类
《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分为两大类:一般数据和安全数据,一般数据是指非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数据;安全数据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的数据。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2)数据主体权利保护义务,包括知情权、选择权、删除权、更正权等;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义务,包括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数据安全隐患;
(4)数据安全事件处置义务,包括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报告、调查、处理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法》要求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包括:
(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主体和对象;
(2)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和程序;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
5、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安全事件处置进行了规定,包括:
(1)数据安全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程序;
(2)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的应急措施;
(3)数据安全事件处置的后续整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违反数据安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
(1)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2)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侵犯数据主体权利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7、附则
《数据安全法》附则部分规定了法律施行时间、解释机关和授权立法等事项。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通过梳理和总结《数据安全法》的总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内涵,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数据安全法》,切实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