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包括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保密措施等。细则涉及保密人员职责、信息分类、保密设备使用等。实施要点强调保密意识培养、定期检查、奖惩制度。
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涉及大量的保密信息,为加强实验室保密管理,确保国家利益和科研安全,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旨在提高实验室保密意识,规范保密行为,保障国家秘密和科研信息安全。
保密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1、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组织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保密意识;
(3)审查、审批保密项目,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4)监督、检查实验室保密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向上级单位报告实验室保密工作情况。
2、实验室保密管理办公室
实验室保密管理办公室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职责包括:
(1)协助领导小组制定保密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保密教育培训;
(3)审查、审批保密项目;
(4)监督、检查实验室保密工作;
(5)向上级单位报告实验室保密工作情况。
3、实验室保密责任人
实验室保密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保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本实验室的保密教育培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对本实验室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向上级单位报告本实验室的保密工作情况。
1、国家秘密保护
(1)严格按照国家秘密保密范围和保密期限,对涉及国家秘密的科研项目、实验数据、技术成果等进行保密;
(2)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擅自复制、传播、转让国家秘密;
(3)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设备、设施、材料等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丢失、损坏或被非法获取。
2、研究成果保密
(1)对涉及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如专利、论文、专著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密;
(2)未经授权,不得泄露研究成果;
(3)对涉及商业秘密的研究成果,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保密。
3、实验室设施、设备保密
(1)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丢失、损坏或被非法获取;
(2)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进行保密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信息安全保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加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事件;
(2)对实验室内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信息泄露;
(3)对实验室内部通讯进行保密,防止信息泄露。
保密管理措施
1、保密教育培训
(1)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保密意识;
(2)对涉密人员、保密责任人进行专项培训,使其掌握保密知识和技能;
(3)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保密教育,确保其了解实验室保密规定。
2、保密审查制度
(1)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科研项目、实验数据、技术成果等进行审查;
(2)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保密要求。
3、保密检查制度
(1)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实验室的保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保密措施落实到位。
实验室保密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规定旨在提高实验室保密意识,规范保密行为,保障国家利益和科研信息安全,各实验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规定,切实加强保密管理工作。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