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规定及标准旨在确保网络空间安全,包括个人信息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解读该法,强调其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石,对个人和组织均具指导意义。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法概述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综合性法律,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网络安全法规定
1、网络安全责任制
网络安全法明确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运营的网络承担网络安全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网络运营者包括但不限于网站、移动应用、数据中心等。
2、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网络安全法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其运营者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其运营的网络进行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三级保护、四级保护、五级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国家网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指导、协调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5、网络信息内容管理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机制,防止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保障网络安全。
6、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
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员工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国家网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标准
1、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基础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术语、分类、等级保护要求等;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密码技术、安全协议、安全测评等;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运营、安全评估等;服务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等。
2、网络安全标准制定与实施
网络安全标准制定遵循公开、公正、透明、协调的原则,网络安全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网络安全标准的实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网络安全。
3、网络安全标准推广与应用
网络安全标准推广与应用是提高网络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网络运营者应当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国家网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安全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法规定及标准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规定及标准,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标签: #网络安全法规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