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旨在全面构建数据安全新格局。全文详细阐述了管理办法内容,涵盖数据安全治理、风险评估、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为金融机构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金融机构作为数据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其数据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加强金融机构数据安全保护,保障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银保监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监管进入新阶段。
1、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相关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保护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分类分级
金融机构应按照数据类型、重要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重要信息系统运营者应将数据分为特别重要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三个等级。
3、数据安全责任
(1)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确保数据安全。
(2)金融机构应指定数据安全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3)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处置。
4、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金融机构应采取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2)金融机构应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数据安全事件。
(3)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1)金融机构应建立数据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数据安全事件。
(2)金融机构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数据安全事件的影响。
(3)银保监会将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银保监会将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办法》规定的金融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实施与展望
《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我国金融机构数据安全新格局,提高金融机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金融稳定,随着数据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银保监会将继续完善数据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力度,为金融机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银保监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金融机构数据安全保护,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办法》要求,共同构建数据安全新格局。
标签: #数据安全新格局构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