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承担法定义务,包括网络安全保护、信息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要求。本文深入解读该法,详细阐述运营者的具体义务及履行要点。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履行一系列法定义务,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些义务,帮助运营者更好地履行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法定义务
1、保障网络安全
(1)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2)定期对网络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发现网络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3)对网络设备、软件、数据等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2、保障数据安全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销毁等环节的安全;
(2)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发生;
(3)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数据,加强保护措施。
3、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1)依法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事件发生;
(3)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人。
4、遵守法律法规
(1)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
(2)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如实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3)对违反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5、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网络安全素养;
(2)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3)对网络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技术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履行要点
1、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
5、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
6、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法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设定了一系列法定义务,运营者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只有切实保障网络安全,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网络安全法要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