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涉及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措施,包括制定相关规范、实施安全策略、监控与审计等,旨在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数据资源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企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安全第一:以保障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三)预防为主:加强安全防范,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四)责任明确: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企业成立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制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监督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确保制度落实。
(四)处理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条 企业各部门应设立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员职责:
(一)执行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措施。
(二)监督本部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培训。
网络安全管理
第八条 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等。
(二)对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更新,确保系统安全。
(三)加强对网络访问的控制,限制非法访问,防止内部泄露。
(四)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加固,提高抗攻击能力。
第九条 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一)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分类、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二)对重要数据实施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安全。
(三)加强对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监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损坏等。
(四)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安全培训与宣传
第十条 企业应定期组织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 培训内容应包括:
(一)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
(二)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基础知识。
(三)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防护技能。
第十二条 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宣传,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安全事件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应建立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一般事故: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
(二)较大事故: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三)重大事故: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事故处理流程:
(一)事故报告: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事故调查:由领导小组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三)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影响。
(四)事故总结: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企业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为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