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乡村居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升乡村居民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乡村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领域,要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改善医疗设施和条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乡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为乡村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乡村文化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乡村文艺爱好者开展创作和表演活动,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加强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对乡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帮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条件,要加大对乡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城乡规划统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权利,加强城乡公共服务监督考核,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落到实处。
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乡村公共服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