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保护法》最新修订版共55条,全面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该法旨在全方位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个人在信息时代的基本权利。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以下是最新修订的《个人隐私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个人隐私保护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主体以及相关机构。
个人信息处理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明示、同意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向个人信息主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并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3、限制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4、安全原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个人信息处理方式
1、收集: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明确收集目的、方式、范围等,并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2、使用:个人信息处理者使用个人信息,应当符合收集目的,不得超出收集范围,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3、存储:个人信息处理者存储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4、传输:个人信息处理者传输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处理: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1、知情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处理目的、方式、范围等。
2、同意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对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处理行为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3、访问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阅、复制自己的个人信息。
4、修改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补充自己的个人信息。
5、删除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6、限制处理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限制自己的个人信息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诉讼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责任
1、违反《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规定,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2、违反《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
3、违反《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规定,给个人信息主体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违反《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新修订的《个人隐私保护法》全面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为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也应严格遵守《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规定,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共同营造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环境。
标签: #隐私保护法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