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分级管理,依据涉密程度划分安全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制定安全策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计算机系统在便利信息交流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家秘密泄露的重要渠道,为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我国对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按照涉密程度进行了严格分类,并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策略,本文将从涉密程度分类、安全策略等方面对这一体系进行深入解析。
涉密程度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细则,我国将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绝密级:涉及国家最高机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2、机密级:涉及国家重要机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秘密级:涉及国家一般机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一定后果。
4、内部级:涉及国家内部事务的信息,不属于国家秘密。
安全策略
1、物理安全策略
(1)对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物理隔离,确保其不受外部干扰。
(2)设置专门的涉密计算机房,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实行24小时监控。
(3)对涉密计算机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网络安全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非法访问。
(2)对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降低安全风险。
(3)定期对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漏洞。
3、数据安全策略
(1)对涉密数据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2)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涉密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3)对涉密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人员安全策略
(1)对涉密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保密意识。
(2)对涉密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
(3)对涉密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其符合保密要求。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在我国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涉密程度进行分类,并采取一系列安全策略,我国有效保障了国家秘密的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涉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不断加强涉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建设,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