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阐述。
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1、交通基础设施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89万公里,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供水供电设施
农村供水供电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断提高,供水保证率逐年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供电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3、住房条件
农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居民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4、基础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农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5、基本医疗
农村基本医疗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6、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相对滞后。
2、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
农村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不善
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不善,导致设施损坏、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的长期使用。
4、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文化、体育、养老等方面的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展望
1、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确保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同步发展。
2、优化布局,实现基础设施均衡发展
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布局,确保基础设施覆盖面、通达深度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3、加强运营管理,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制度,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加强运营管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