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为不同类别,包括A级至C级。本文将揭秘其分类标准与等级划分,为您解读学校食品安全等级的细节。
本文目录导读: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学校食堂,作为学生日常饮食的主要场所,其食品安全更是备受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等级分类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食品安全等级的分类、标准及重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类
我国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A、B、C三个等级。
1、A级: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标准。
2、B级:表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存在一定风险,但尚在可控范围内。
3、C级:表示食品安全状况较差,存在较大风险,需立即整改。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标准解读
1、A级标准
(1)食堂环境整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并经过食品安全培训。
(3)食品原料采购渠道正规,有可追溯性。
(4)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规范,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5)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符合卫生要求。
(6)食品留样制度完善,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B级标准
(1)食堂环境基本整洁,布局基本合理,功能分区基本明确。
(2)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但部分人员未经过食品安全培训。
(3)食品原料采购渠道基本正规,有可追溯性。
(4)食品加工过程基本符合卫生规范,生熟食品基本分开处理。
(5)餐具清洗消毒基本符合卫生要求,但部分餐具未及时清洗消毒。
(6)食品留样制度基本完善,留样时间基本符合要求。
3、C级标准
(1)食堂环境不整洁,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明确。
(2)从业人员未持有健康证明,或未经过食品安全培训。
(3)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不正规,无可追溯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食品加工过程不符合卫生规范,生熟食品未分开处理。
(5)餐具清洗消毒不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未及时清洗消毒。
(6)食品留样制度不完善,留样时间不符合要求。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的重要性
1、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类有助于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使学校食堂不断改进,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2、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类有助于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促进食品安全监管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类有助于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使监管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学校食品安全等级分类是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等级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饮食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