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时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此条款强调运营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解析和处理,确保数据安全,并遵循国家关于数据保护的规定。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国防等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条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意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
我们需要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三条的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系统。
境内收集数据的规定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依法取得相关主体同意:在收集数据前,运营者必须取得数据主体的明确同意,不得擅自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数据。
2、明确告知收集目的、范围、方式:运营者在收集数据时,应明确告知数据主体收集的目的、范围、方式等,不得超出告知范围收集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运营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收集、存储、传输、处理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4、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存储、删除数据:运营者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存储、删除数据,不得将数据用于非法目的。
5、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审查:运营者应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审查,发现数据安全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境内收集数据的法律意义
1、保障国家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掌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国家安全。
2、维护经济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维护经济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保障社会稳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促进个人信息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有助于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泄露。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数据的规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运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数据安全责任,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标签: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