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kubeadm的Kubernetes高可用集群部署方案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kubeadm工具部署k8s高可用集群,涵盖具体步骤和实施细节,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高可用部署方案。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Kubernetes作为容器编排领域的佼佼者,已经成为了企业级应用的首选,而高可用集群是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kubeadm的Kubernetes高可用集群部署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
kubeadm简介
kubeadm是一个用于部署Kubernetes集群的工具,它简化了Kubernetes集群的部署、升级和迁移过程,kubeadm利用kubernetes-api-server、kubernetes-control-plane、kubernetes-worker等组件,实现了集群的高可用。
高可用集群部署方案
1、集群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采用三节点集群架构,包括一个Master节点和两个Worker节点,Master节点负责集群的管理和维护,Worker节点负责运行容器应用。
2、节点规划
- Master节点:2核CPU、4GB内存、100GB硬盘
- Worker节点:2核CPU、4GB内存、100GB硬盘
3、网络规划
- 内网:192.168.1.0/24
- 外网:192.168.2.0/24
4、部署步骤
(1)安装Docker
在所有节点上安装Docker,版本要求为1.13.1及以上。
(2)配置kubead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配置kubeadm,包括kubernetes版本、镜像仓库等。
(3)初始化Master节点
执行以下命令初始化Master节点: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初始化完成后,记录下命令行中的kubeadm join
命令,用于后续Worker节点的加入。
(4)部署网络插件
选择Flannel作为网络插件,执行以下命令: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5)加入Worker节点
在Worker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kubeadm join 192.168.1.100:6443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hash>
<token>
和<hash>
分别替换为初始化Master节点时生成的token和discovery-token-ca-cert-hash值。
(6)验证集群状态
在Master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查看集群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kubectl get nodes
如果所有节点都处于Ready状态,说明集群已成功部署。
实践验证
1、部署应用
在集群中部署一个简单的Nginx应用,验证集群的高可用性。
kubectl run nginx --image=nginx --replicas=3
2、停止Master节点
停止Master节点,观察Worker节点是否能够接管Master节点的任务。
kubectl delete node <master-node>
3、恢复Master节点
启动Master节点,观察集群是否能够恢复正常。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kubeadm的Kubernetes高可用集群部署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业务需求对集群进行扩展和优化,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