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以某高校为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报告详细介绍了数据挖掘大作业的例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高校为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某高校2019年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5000份。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数据挖掘方法:采用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和分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与分析
1、关联规则挖掘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几对指标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1)学习压力与焦虑情绪:学习压力越大,焦虑情绪越明显。
(2)人际关系与抑郁情绪:人际关系较差,抑郁情绪越严重。
(3)家庭环境与心理问题:家庭环境不佳,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聚类分析
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四个类别: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占比最高,心理障碍占比最低。
3、分类分析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发现以下几类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1)学习压力过大: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
(2)人际关系紧张:主要表现为孤独、自卑等情绪。
(3)家庭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1、结论
(1)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建议
(1)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3)优化家庭环境,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4)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挖掘分析,揭示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由于数据来源和方法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今后,将继续关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运用更加科学、完善的研究方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