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正式出台,并于同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旨在全面强化国家数据安全治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自2017年《网络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网络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升国家数据安全治理水平,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了《数据安全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数据安全法出台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数据资源日益丰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企业商业秘密;数据安全事件频发,给国家网络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风险。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不断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数据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在此基础上,数据安全法应运而生。
《数据安全法》共分为九章,包括总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监管、法律责任、附则等,以下是部分主要内容:
1、数据分类分级:根据数据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影响程度,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三个等级。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要求数据处理者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监管:明确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数据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4、法律责任:对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
数据安全法施行时间
《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数据处理者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法实施意义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对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要求数据处理者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有效防范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风险。
2、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确保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规范数据处理行为,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公平竞争,推动数据资源合理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数据安全法,共同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