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管理规定
一、引言
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是确保项目在法律和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重要环节,本规定旨在建立一套系统的审查流程和标准,以保障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保护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并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审查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开发、市场推广、重大投资、战略合作等,审查范围包括项目的各个阶段,从项目的策划、启动到实施、监控和收尾。
三、审查内容
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
2、政策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
3、内部管理制度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办法等。
4、合同合规性:审查项目相关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合作协议等。
5、知识产权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6、环境保护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等。
7、劳动用工合规性: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劳动用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
四、审查流程
1、项目启动阶段: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团队应提交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申请,包括项目背景、目标、范围、主要风险等,审查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X]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2、详细审查阶段:在项目详细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应根据审查意见进行整改,并提交详细审查申请,审查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X]个工作日内完成详细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3、项目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阶段,审查部门应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进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项目收尾阶段:在项目收尾阶段,项目团队应提交项目合法合规性总结报告,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项目合法合规性情况等,审查部门应在收到报告后[X]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出具审查结论。
五、审查标准
1、法律法规标准: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政策标准: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要求,不得违反政策的导向性规定。
3、内部管理制度标准:项目应符合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得违反公司的规定和流程。
4、合同标准:项目相关的合同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条款应明确、具体、合法。
5、知识产权标准:项目应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6、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劳动用工标准:项目应符合劳动用工要求,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六、审查责任
1、项目团队责任:项目团队应负责提交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申请,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整改,项目团队应对项目的合法合规性负责。
2、审查部门责任:审查部门应负责对项目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审查部门应对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
3、其他部门责任:其他部门应配合审查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其他部门应对本部门涉及的项目合法合规性问题负责。
七、审查结果的应用
1、项目决策:审查结果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的项目,应不予批准或暂停实施。
2、合同签订:审查结果作为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的合同,应不予签订或修改。
3、项目实施:审查结果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的项目,应要求项目团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实施。
4、绩效考核:审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于在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在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中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批评和处罚。
八、附则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公司法律事务部负责解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