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细则旨在规范企业保密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安全。规定明确保密数据分类、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强化企业内部人员责任,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保密工作,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保密数据的处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三条 企业保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保密,明确责任,确保保密工作合法、合规、有序进行;
(二)分类管理,分级保护,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密级和泄露风险,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三)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确保保密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四)教育与奖惩相结合,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章 数据分类与密级
第四条 企业保密数据分为以下类别:
(一)商业秘密:涉及企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具有经济价值、关联性和实用性,且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
(二)国家秘密:根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
(三)内部信息:企业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员工福利等方面的信息。
第五条 企业保密数据按照以下密级划分:
(一)绝密级: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
(二)机密级: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秘密级:泄露后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信息。
第三章 保密措施
第六条 企业应当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一)制定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期限、保密责任等;
(二)对保密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
(三)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其保密意识;
(四)对涉密设备、场所、文件等进行物理隔离,防止信息泄露;
(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木马等安全风险;
(六)对离职员工进行保密审查,确保其离职后不再泄露企业保密信息。
第七条 企业保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对保密数据采取加密、脱密、脱敏等处理措施;
(二)对涉密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
(三)对涉密场所、设备进行安全监控、检查和维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对涉密文件、资料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丢失、损坏、泄露;
(五)对网络信息进行安全审计、监测和预警。
第四章 违反保密规定的处理
第八条 违反本规定,泄露企业保密信息的,企业将依法予以处理:
(一)对泄露信息的行为人,给予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处分;
(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泄露信息的行为人,给予经济赔偿;
(四)对泄露信息的行为人,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九条 本规定由企业保密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签: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