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保护法第66条解析:若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规定,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与后果,包括罚款、暂停业务、吊销许可等。该法条旨在强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个人隐私保护法》的出台,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本文将根据《个人隐私保护法》第66条规定,对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与后果进行深入剖析。
《个人隐私保护法》第66条概述
《个人隐私保护法》第66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责令改正: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
2、警告: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情节较轻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罚款: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暂停相关业务。
4、刑事责任: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民事责任: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个人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与后果
1、行政责任
(1)责令改正: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应当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2)警告: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可以给予警告,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交整改报告。
(3)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可以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和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程度确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刑事责任
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非法获取、提供、出售个人信息;
(2)非法使用个人信息;
(3)泄露、篡改、毁损个人信息;
(4)侵犯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犯罪行为。
3、民事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个人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1)赔偿损失: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赔偿个人信息主体因违法行为遭受的损失;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对个人信息主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个人信息主体的名誉;
(3)赔礼道歉: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向个人信息主体赔礼道歉,承认错误。
《个人隐私保护法》第66条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与后果,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标签: #隐私保护法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