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的划分标准,包括划分依据、等级划分及具体标准。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的划分,有助于提高拌合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混凝土拌合系统是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生产效率、成本和工程质量,为了规范混凝土拌合系统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规模划分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标准,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标准
1、按照生产能力划分
根据我国《混凝土拌合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4-2011)规定,混凝土拌合系统按照生产能力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小型拌合系统:生产能力≤50m³/h;
(2)中型拌合系统:50m³/h<生产能力≤200m³/h;
(3)大型拌合系统:200m³/h<生产能力≤500m³/h;
(4)特大型拌合系统:生产能力>500m³/h。
2、按照搅拌设备类型划分
根据搅拌设备类型,混凝土拌合系统可分为以下两种:
(1)强制式拌合系统:适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
(2)自落式拌合系统:适用于搅拌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等。
3、按照结构形式划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根据结构形式,混凝土拌合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种:
(1)地面式拌合系统:适用于场地宽敞、运输方便的情况;
(2)塔式拌合系统:适用于场地受限、运输不便的情况;
(3)车载式拌合系统: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工地、临时性工程。
4、按照环保要求划分
根据环保要求,混凝土拌合系统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一级环保拌合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国家环保标准;
(2)二级环保拌合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标准;
(3)三级环保拌合系统:采用一般技术和设备,基本满足国家环保标准。
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标准解析
1、生产能力划分
生产能力是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拌合系统规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拌合系统规模:
(1)工程规模:工程规模越大,所需混凝土量越多,拌合系统规模应相应增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施工进度:施工进度快,拌合系统规模应适当增大;
(3)运输距离:运输距离较远,拌合系统规模应适当增大。
2、搅拌设备类型划分
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类型,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选择强制式拌合系统;对于塑性混凝土,应选择自落式拌合系统。
3、结构形式划分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对于场地宽敞、运输方便的工程,可选择地面式拌合系统;对于场地受限、运输不便的工程,可选择塔式拌合系统。
4、环保要求划分
混凝土拌合系统应满足国家环保标准,根据工程需求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环保等级拌合系统,对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工程,应选择一级环保拌合系统。
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标准对工程设计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划分标准,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现场情况和环保要求,合理选择拌合系统规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