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中国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数据安全法》,标志着网络安全进入新时代,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本文目录导读: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网络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和重要资产,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为了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积极推动网络安全立法。
《网络安全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网络安全战略与政策:明确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目标,制定网络安全政策,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网络安全标准与规范: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推动网络安全技术进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网络安全责任:明确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等各方的网络安全责任,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4、网络数据安全: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网络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5、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加强网络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法》的意义与影响
1、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通过《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2、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明确网络运营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等各方的网络安全责任,推动网络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规范网络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4、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培育网络安全产业,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推动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加强网络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网络数据安全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