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的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2023年修订版)已发布,强调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的重要性,旨在加强实验室数据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和科研安全。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保密管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保密范围
1、本实验室所有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其他需要保密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等;
(2)技术文件:实验方案、实验报告、专利申请文件、技术秘密文件等;
(3)实验设备、仪器、试剂的参数、性能、操作规程等;
(4)实验人员信息、项目信息、合作伙伴信息等;
(5)其他涉及保密的数据。
2、本规定所指的保密数据,不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均应予以保密。
保密责任
1、实验室主任对本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负总责,实验室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2、实验室主任应建立健全数据保密制度,明确数据保密责任人,加强数据保密教育,确保数据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保密责任人应负责所负责数据的安全,确保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损毁或非法使用。
保密措施
1、数据分类管理:根据数据保密程度,将数据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2、访问控制:严格控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仅限于数据保密责任人、项目组成员和授权人员。
3、数据传输安全:采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数据存储安全: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5、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不因意外事故而丢失。
6、数据销毁:按照规定程序对不再使用的保密数据进行销毁,防止数据泄露。
保密教育
1、实验室应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数据保密教育,提高数据保密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新入职人员,应在入职培训中纳入数据保密内容。
3、对数据保密责任人,应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数据保密能力。
监督检查
1、实验室主任应定期对数据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规定的落实。
2、对违反数据保密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附则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3、本规定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