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南旨在为企业提供合规性审查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法。涵盖审查范本、制度规范及实施步骤,助力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合规性审查效率。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第三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行业规范等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合规审查组织架构
第四条 企业设立合规审查委员会,负责企业合规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五条 合规审查委员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合规审查工作的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合规审查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 合规审查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合规审查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合规审查工作。
第七条 合规审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流程、规范的合规性审查;
(二)企业对外签订合同、协议的合规性审查;
(三)企业重大投资、融资、并购等事项的合规性审查;
(四)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检查等工作的合规性审查;
(五)企业员工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合规性审查。
第八条 合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标准;
(三)是否符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流程、规范;
(四)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五)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违规操作等问题。
合规审查程序
第九条 合规审查程序如下:
(一)合规审查部门收到审查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二)合规审查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三)合规审查委员会对评审意见进行审议,形成审查意见;
(四)合规审查部门根据审查意见,向企业相关部门反馈审查结果;
(五)企业相关部门根据审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合规审查结果处理
第十条 合规审查结果分为以下几种:
(一)合规: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行业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要求;
(二)不合规:存在违法违规、违规操作等问题,需要整改;
(三)重大违规: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损害企业利益等行为,需立即停止并报告上级部门。
第十一条 对合规审查结果为不合规或重大违规的,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合规经营。
附则
第十二条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本规章制度由企业合规审查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章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标签: #实施指南编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