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全面解析了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策略,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安全标准类型,为我国大数据安全提供有力指导。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大数据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推动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我国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本文将全面解析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1、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概述
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是指在大数据领域,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应用等环节进行安全规范和指导的一系列标准,该体系旨在提高大数据安全防护水平,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结构
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结构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基础标准层:包括大数据安全术语、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标准。
(2)技术标准层: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审计、安全事件管理等技术标准。
(3)管理标准层:包括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安全培训等管理标准。
(4)应用标准层:包括大数据平台安全、大数据应用安全、大数据安全测评等应用标准。
(5)评估与认证标准层:包括大数据安全评估方法、安全认证体系等评估与认证标准。
大数据安全标准类型
1、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标准
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标准是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旨在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要求,该标准将数据分为以下几类:
(1)公共数据:指公开的数据,如气象数据、交通数据等。
(2)内部数据:指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如财务数据、客户数据等。
(3)敏感数据:指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重要数据:指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数据。
2、数据安全技术标准
数据安全技术标准主要针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应用等环节的技术安全要求,以下列举部分数据安全技术标准:
(1)数据加密技术标准: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
(2)访问控制技术标准: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等。
(3)审计技术标准:包括日志记录、审计分析、审计报告等。
(4)安全事件管理技术标准:包括安全事件检测、安全事件响应、安全事件恢复等。
3、数据安全管理标准
数据安全管理标准主要针对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要求,以下列举部分数据安全管理标准:
(1)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安全组织架构、数据安全职责、数据安全流程等。
(2)安全责任: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包括企业、个人、第三方等。
(3)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大数据安全标准实施策略
1、加强标准宣贯与培训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大数据安全标准的认识,推动标准实施。
2、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根据大数据安全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使其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3、强化标准应用
鼓励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积极采用大数据安全标准,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4、完善评估与认证体系
建立健全大数据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对大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估和认证,推动大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大数据安全标准制定,推动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大数据安全水平。
《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全面解析大数据安全标准体系与实施策略,有助于推动我国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大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为构建安全、可信的大数据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