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通过立法强化数据安全保护,采取包括明确数据分类分级、加强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的安全管理,以及强化安全责任和监管措施等全方位措施,构建起数据安全防线,确保数据安全法的有效实施。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我国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数据安全法》采取的措施,以保障数据安全。
明确数据安全概念与分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概念,将数据分为以下四类:
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指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个人信息:指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指纹、面部特征等。
3、重大社会公共利益数据:指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数据。
4、其他数据:除上述三类数据以外的数据。
强化数据安全责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处理者责任: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不得利用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活动。
2、数据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任:数据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数据处理活动的监管,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审查机构责任:数据安全审查机构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审查职责,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审查。
完善数据安全保护制度
《数据安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数据安全保护制度:
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2、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3、数据安全应急处置:数据处理者应当制定数据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4、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大数据安全违法处罚力度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以下违法行为给予处罚:
1、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2、利用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活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
3、数据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积极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共同构建数据安全防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数据安全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