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既属于基础设施也属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强调其作为城市基本功能的支撑,如提供绿地空间;而公共服务设施则更侧重于其满足公众休闲娱乐、增进社会福祉的功能。公园定位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在城市建设与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公园作为城市绿肺,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促进社区和谐等多重功能,关于公园的定位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公园究竟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设施?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公园的本质属性。
从功能角度看,公园既是基础设施,也是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的基础设施属性体现在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公园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交流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属性更为突出,公园作为公共产品,其目的是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园内设有游乐设施、运动场地、休息区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公园还是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从这个角度看,公园更像是一个公共服务设施。
从建设主体和投资来源看,公园既可以是基础设施,也可以是公共服务设施,在一些城市,公园的建设主要由政府投资,承担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公园属于基础设施,而在另一些城市,公园的建设则主要由社会力量投资,如企业、社会组织等,在这种情况下,公园更像是一个公共服务设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从管理和服务对象看,公园更倾向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的管理通常由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负责,确保公园的公共属性,公园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市民,他们可以免费或低收费进入公园,享受休闲娱乐设施,这种服务对象和管理的特点,使得公园更符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
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城市公园条例》明确规定:“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一规定明确了城市公园的公共服务属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公园既具有基础设施属性,又具有公共服务设施属性,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公园的具体功能和定位,合理确定其属性,对于生态功能较强的公园,应突出其基础设施属性;对于休闲娱乐功能较强的公园,则应突出其公共服务设施属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标签: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