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全面升级,为构筑数据安全新防线提供全面指导。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风险层出不穷,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推出了《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旨在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构筑数据安全新防线,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进行解读。
指导思想
《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以数据安全为基石,全面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提出了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包括数据安全战略、数据安全政策、数据安全标准、数据安全组织、数据安全技术和数据安全文化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实现数据安全治理的全面覆盖。
2、数据分类分级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分类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数据类型为基础,结合数据特征进行分类。
(2)根据数据敏感程度、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级。
(3)分类分级应具有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数据安全形势的变化。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全面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数据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安全风险识别:识别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等。
(2)数据安全风险分析:分析数据安全风险的成因、影响和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风险应对: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4、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加工、应用、共享等环节,采取以下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1)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访问控制: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数据访问权限的合理分配。
(3)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在遭受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4)安全审计: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审计,追踪数据安全责任。
5、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建设
加强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建设,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1)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加强数据安全人才培养。
(3)推动数据安全技术研究和应用。
(4)加强数据安全国际合作。
实施路径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数据安全治理责任。
2、制定数据安全治理规划,明确数据安全治理目标和任务。
3、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4、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5、加强数据安全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数据安全意识。
《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过全面实施《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指南(2.0)》,我们必将构筑起数据安全新防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