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图旨在构建现代化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涵盖路径、策略与实施。该框架图通过优化数据管理,提高政务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推动政务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助力政务服务智能化和高效化。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数据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政务数据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共享程度低、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出发,探讨构建现代化政务数据治理体系的路径、策略与实施。
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1、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数据驱动、智慧治理为核心,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政务数据治理体系。
2、建设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提高数据质量: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校验等手段,确保政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加强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共享。
(3)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政务数据安全可靠。
(4)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政务数据治理水平,为政府决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3、框架结构
(1)数据资源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共享、开放等环节。
(2)数据质量管理: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校验等手段,提高数据质量。
(3)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政务数据安全可靠。
(4)数据共享与开放: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数据共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治理能力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政务数据治理水平。
构建现代化政务数据治理体系的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治理目标
(1)制定政务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在政务数据治理体系中的职责和任务。
2、完善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
(1)制定政务数据标准体系,实现数据标准化。
(2)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检查。
3、推进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
(1)建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制定数据共享交换规则,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方式和权限。
4、强化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安全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
(2)加强数据安全技术防护,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5、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治理能力
(1)加强政务数据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素质。
(2)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升政务数据治理水平。
构建现代化政务数据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据标准、推进数据共享、强化安全保障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路径,我国政务数据治理体系将逐步完善,为政府决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