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库涵盖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包括科研实验室的保密管理细则,旨在确保实验室信息安全,规范科研活动,保障国家利益和科研成果的保密性。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实验室内部信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保密范围
1、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
2、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技术秘密:涉及实验室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设计方案、技术资料等,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4、实验室内部信息:包括实验室人员名单、工作计划、财务状况、设备清单等。
保密职责
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2、实验室全体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自觉履行保密义务。
3、保密员负责实验室保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
(1)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制定保密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对泄密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4)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保密措施
1、人员管理:实验室招聘人员时,应严格审查其政治素质和保密意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岗位的人员,应进行保密培训,签订保密协议。
2、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应分类存放,严格保管,确保设备安全,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设备,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文件管理:实验室文件应分类存放,建立文件登记、借阅、销毁等管理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文件,应采取加密、脱密等措施。
4、信息系统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应采取物理隔离、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5、保密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实验室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
泄密处理
1、发生泄密事件,实验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泄密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3、对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4、对泄密事件进行总结,完善保密制度,加强保密管理。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