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解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了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1 年 6 月 1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该法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数据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数据安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管理,数据处理活动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一)个人数据
个人数据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个人数据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应当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决定权、删除权等合法权益。
(二)重要数据
重要数据是指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数据,重要数据的处理应当遵循重点保护原则,由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确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运营者,其运营的信息系统可能遭受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数据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数据安全法》共七章七十五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则
总则部分规定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明确了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二)数据安全与发展
数据安全与发展部分规定了国家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数据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三)数据安全制度
数据安全制度部分规定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数据安全审查制度、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确了数据处理者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部分规定了数据处理者的安全保护义务,包括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监测和处置、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等。
(五)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
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部分规定了政务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开放利用,明确了政务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开放等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安全的原则,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
(六)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部分规定了违反《数据安全法》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数据处理者、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等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处罚。
(七)附则
附则部分规定了《数据安全法》的施行时间和相关解释等。
四、《数据安全法》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保障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明确了数据处理者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防范和打击数据安全违法行为,保障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鼓励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数据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明确了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明确了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法的实施,对于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数据安全法》,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