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范本旨在规范科研实验室信息保密管理,包括制定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加强信息审查与监督,确保实验室信息安全。内容包括保密范围、责任划分、审查流程及违规处理等,旨在保障科研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科研实验室信息保密管理,保障国家利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维护科研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所有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实验室业务相关的其他人员。
保密工作组织与职责
1、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信息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本办法,对实验室信息保密工作负总责。
2、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信息保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工作由保密员负责。
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信息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信息保密工作的落实。
4、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遵守本办法,履行信息保密义务。
1、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国家秘密范围和保密等级确定的信息。
2、商业秘密:涉及企业利益,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
3、个人隐私:涉及个人身份、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等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实验室内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实验数据、技术方案、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
保密措施
1、保密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信息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范围、保密责任、保密措施等。
2、保密设施:配备必要的保密设施,如保密柜、保密锁、保密通信设备等。
3、保密培训:定期对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开展保密培训,提高保密意识。
4、保密审查: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信息安全。
5、保密协议:与相关单位、个人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和责任。
6、保密监控:加强对实验室信息保密工作的监控,发现泄露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信息使用与传递
1、严格审批:使用和传递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需经实验室主任或其授权人审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限定范围:使用和传递信息时,应限定在最小范围内,确保信息安全。
3、保密要求:使用和传递信息时,应遵守保密要求,不得擅自扩大信息范围。
泄密处理
1、发现泄密:实验室发现泄密行为,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实验室主任。
2、调查处理:实验室对泄密行为进行调查,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惩处措施:对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附则
1、本办法由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签: #实验室信息安全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