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故障排除方法口诀:“空气泡、针头斜、液体滴、连接错、压力低、管道堵、观察细,操作稳。”此口诀解析了常见输液故障,实用易记,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应对。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有时会遇到各种输液故障,如输液不畅、滴速过快或过慢、药液外渗等,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一则关于输液故障排除方法的口诀,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解析,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各种输液故障。
口诀:调液量,查接头,捏皮管,试压力,注空气,换新针,按解剖,查过敏,密观察,细护理。
1、调液量:在发现输液不畅时,首先应检查液量是否充足,若液量不足,应及时补充,还需注意液体滴注是否均匀,若发现滴注不均匀,可能是输液器或输液管道存在气泡,需调整液量或重新更换输液器。
2、查接头:检查输液器与输液管道的接头是否紧密连接,若发现接头松动,应及时拧紧,还需检查接头处是否有血液凝固,若有,可用温水清洗或更换接头。
3、捏皮管:在输液过程中,捏住皮管,观察滴注是否恢复正常,若滴注恢复正常,可能是皮管内的气泡被排出,若捏住皮管后仍无改善,需检查皮管是否堵塞,必要时更换皮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试压力:用手捏住皮管,观察滴注是否有力,若滴注无力,可能是输液压力不足,可适当调整输液瓶高度或更换输液瓶。
5、注空气:在更换输液器或输液管道时,需先注入少量空气,以排出管道内的气泡,确保输液顺畅。
6、换新针:若发现输液针头堵塞,应及时更换新针,在更换针头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按解剖:在输液过程中,应按照解剖部位调整针头位置,确保针头位于静脉内,若发现针头偏离静脉,应及时调整。
8、查过敏: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9、密观察: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如心率、血压、体温等,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0、细护理: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防止药液外渗,若发现药液外渗,应及时处理,如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
掌握输液故障排除方法对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熟练运用以上口诀,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还需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