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后备干部是非正式编制,指为村(社区)级组织培养的潜在干部。他们负责协助社区管理,参与决策,并接受选拔与培养。职责包括社区服务、政策宣传等,选拔需满足一定条件,培养旨在提升其领导能力。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村(社区)后备干部,顾名思义,是指在农村或社区范围内,具备一定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为今后担任村(社区)干部职位储备的人才,在我国,村(社区)后备干部是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村(社区)后备干部属于什么编制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村(社区)后备干部的职责
1、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2、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群众满意度。
3、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加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优化村(社区)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6、严格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村(社区)后备干部的选拔
1、政治素质过硬,村(社区)后备干部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人民群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业务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能够胜任村(社区)工作。
3、群众基础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4、年富力强,年龄适宜,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5、工作作风扎实,能够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敢于担当。
选拔程序:
(1)报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向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报名。
(2)资格审查:党组织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候选人。
(3)民主推荐:召开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候选人进行民主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考察考核:党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考察考核,了解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
(5)确定人选:根据考察考核结果,确定村(社区)后备干部人选。
村(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通过党课、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2、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干部授课,提高后备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3、实地锻炼,安排后备干部参与村(社区)各项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定期考核,对后备干部的工作表现、学习成果等进行考核,确保培养效果。
村(社区)后备干部是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标签: #村社区后备干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