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数据管理规范2020版》深度解析全面上线,全新规范解读保障药品数据安全合规。本版规范详尽阐述最新要求,助力行业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品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规范药品数据管理,提高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数据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发布了《药品数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度解析《药品数据管理规范2020版》,为广大医药从业者提供参考。
1、药品数据分类与定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规范》明确了药品数据的分类,包括研发数据、生产数据、流通数据和使用数据,对各类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如研发数据包括临床试验数据、非临床研究数据等;生产数据包括生产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流通数据包括采购记录、销售记录等;使用数据包括用药记录、不良反应报告等。
2、药品数据管理要求
《规范》对药品数据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数据真实性:确保药品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伪造。
(2)数据完整性:药品数据应完整记录,不得遗漏、丢失。
(3)数据安全性:加强药品数据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滥用。
(4)数据一致性:确保药品数据在不同环节、不同系统之间的一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可追溯性:药品数据应具备可追溯性,便于查询、分析。
3、药品数据管理流程
《规范》明确了药品数据管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共享和销毁等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采集:严格按照规定采集药品数据,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合规。
(2)数据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对数据进行分类、加密存储。
(3)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转换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4)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建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数据共享: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开展数据共享。
(6)数据销毁:对不再需要的数据,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4、药品数据管理责任
《规范》明确了药品数据管理责任,包括企业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责任、医疗机构责任等,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合规;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数据管理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医疗机构应依法依规使用药品数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2020版》的发布,为我国药品数据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医药行业从业者应认真学习《规范》,切实履行药品数据管理责任,共同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为公众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