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管理办法,规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流程,旨在构建科学严谨的统计管理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目录导读:
统计数据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统计学原理,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确保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科学性。
2、客观性原则:统计数据应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不受主观意志影响,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准确性原则: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统计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及时性原则:统计数据应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5、全面性原则:统计调查范围应全面覆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1、规划设计阶段
(1)明确统计调查目的和任务,确定统计指标体系。
(2)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时间等。
(3)组织专家对调查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数据采集阶段
(1)按照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初步统计数据。
3、数据处理阶段
(1)对初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数据。
(2)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对错误数据进行修正。
(3)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正式统计数据。
4、数据发布阶段
(1)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编制统计报告,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通过法定渠道发布统计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统计人员法律意识。
2、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明确统计工作职责。
3、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4、严格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流程,确保数据质量。
5、加强统计监督,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跟踪检查。
6、建立统计信用体系,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惩戒。
本规范旨在构建科学严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规范,共同努力,为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