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制定了旨在确保医保网络安全的制度,规范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保障,以保障患者数据安全及医保系统稳定运行。
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门诊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确保医疗保障数据的安全、完整、可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门诊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所有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医保结算系统、医疗管理系统、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等,以及与医保业务相关的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组织架构
1、成立门诊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
2、设立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事件处理、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
网络安全管理
1、网络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明确网络安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漏洞管理、安全审计等。
2、网络设备管理: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加固,如设置访问控制、更新固件等。
3、网络隔离:根据业务需求,对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进行物理或逻辑隔离,防止外部网络攻击和内部数据泄露。
4、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安全防护设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5、安全漏洞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降低安全风险。
数据保护管理
1、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将医疗保障数据分为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数据。
3、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恢复。
5、数据审计:对数据访问、修改、删除等操作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
安全培训与宣传
1、定期组织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培训,提高全院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能力。
2、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事件处理
1、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2、对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分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对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制度。
监督与考核
1、定期对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2、将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变更,或门诊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本制度。
门诊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本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