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知识点全攻略》
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是对高中生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等多个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与讲解。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
- 主要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
-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质
- 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细胞器:
-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
-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细胞核
- 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
-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代谢
1、物质跨膜运输
-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
-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2、酶
- 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 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
3、ATP
- 结构简式:A-P~P~P。
- 功能:直接给细胞提供能量。
4、细胞呼吸
- 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 6H₂O + 6O₂ → 6CO₂ + 12H₂O + 能量。
- 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两种类型。
5、光合作用
- 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 ATP 的合成。
- 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遗传与进化
1、遗传的物质基础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DNA 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 DNA 的复制: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等特点。
-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遗传规律
-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生物的变异
- 基因突变: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 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的增减)。
4、生物的进化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
- 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功能
- 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等作用。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4、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复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