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最新修订,全方位强化隐私保护,构建数字时代安全防线。最新消息显示,隐私保护法针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处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保障个人隐私权益,推动构建安全、健康的数字环境。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了最新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隐私保护制度,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修订背景
自《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个人信息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进行了最新修订,旨在进一步强化隐私保护,构建数字时代安全防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明确个人信息定义
修订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了重新定义,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敏感信息”和“其他个人信息”,个人敏感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其他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明确个人信息定义有助于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2、强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修订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个人信息处理目的和范围,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明确处理目的和范围,不得超出处理目的和范围处理个人信息。
(2)加强个人信息收集限制,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3)完善个人信息使用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滥用个人信息。
(4)加强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管理,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境外传输个人信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责任
修订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责任进行了强化,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责任,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负责。
(2)完善个人信息损害赔偿制度,个人信息处理者因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国家网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4、增加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修订后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增加了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包括以下内容:
(1)知情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个人信息处理目的、范围、方式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访问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阅、复制其个人信息。
(3)更正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更正其个人信息中的错误。
(4)删除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5)查询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查询其个人信息处理情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最新修订,全方位强化了隐私保护,为构建数字时代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大网民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