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实验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以绿色实验室建设为实例,分析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为高校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安全与环保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素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绿色实验室”建设为例,探讨实验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案例,旨在为高校开展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案例背景
“绿色实验室”是指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为宗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的实验室,在我国,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提高实验安全与环保意识,某高校开展了“绿色实验室”建设,并将其纳入实验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案例实施过程
1、实验室环境改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优化实验室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2)更换节能灯具,降低能耗;
(3)采用环保材料,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4)设置垃圾分类设施,提高资源回收率。
2、实验教学环节融入思政教育
(1)开展实验安全与环保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素养;
(2)结合实验内容,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技术等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思考如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室环保活动,如节能减排竞赛、环保宣传等。
3、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责任;
(2)设立实验室环保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实验室环保设施建设和环保活动开展;
(3)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能力。
案例效果分析
1、提高学生实验安全与环保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通过“绿色实验室”建设,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安全与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了自身实验操作技能和环保素养。
2、促进实验室资源循环利用
实验室环境改造和教学环节融入思政教育,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污染排放。
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实验室环保活动,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验安全与环保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案例“绿色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应借鉴此案例,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新路径,为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担当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