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的《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2023年版)已发布,强化了实验室数据的保密措施,旨在保障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本文目录导读: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管理,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维护实验室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数据管理实际,现就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进行修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实验室数据的管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活动。
实验室数据定义
实验室数据是指在实验室工作中,通过实验、测试、观测等方式获取的,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的数据。
实验室数据保密等级
根据实验室数据的性质、影响和敏感程度,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绝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实验室数据。
(二)机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实验室数据。
(三)秘密级: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一旦泄露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实验室数据。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要求
(一)实验室数据的使用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使用数据时,不得超出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范围。
(二)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应具备相应的保密意识和能力,对所使用的实验室数据负有保密责任。
(三)实验室数据的使用者应遵守以下规定:
1、不得泄露实验室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不得非法复制、传播、出售实验室数据;
3、不得将实验室数据用于非法目的;
4、不得将实验室数据用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行为。
实验室数据使用审批程序
(一)实验室数据使用者需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使用目的、范围、方式、期限等。
(二)实验室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论证。
(三)审查通过后,实验室管理部门与数据使用者签订《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协议》。
实验室数据使用监督检查
(一)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数据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得到落实。
(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1、实验室数据使用者的保密意识、能力;
2、实验室数据使用范围、方式、期限等是否符合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协议的签订、履行情况;
4、实验室数据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泄露、违规使用等情况。
法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泄露实验室数据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实验室数据使用者未履行保密义务,造成实验室数据泄露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实验室管理部门未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导致实验室数据泄露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附则
(一)本规定由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实验室数据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加强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工作,对于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定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数据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