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文件保存需遵循严格规范,包括确保文件完整性、真实性、可追溯性等。具体要求涵盖文件分类、保存期限、存储条件及备份措施,确保临床试验数据安全、可靠。本文详细解析了临床试验文件保存的规范与要求。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临床试验作为一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活动,其文件保存是确保研究质量、保障受试者权益、满足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阐述临床试验文件保存的要求,以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临床试验文件保存要求
1、文件分类
临床试验文件可分为以下几类:
(1)研究方案文件:包括研究方案、伦理审查意见、知情同意书等。
(2)研究实施文件:包括研究者手册、病例报告表、访视记录等。
(3)数据管理文件:包括数据收集表、数据录入表、统计分析报告等。
(4)文件归档文件:包括文件清单、文件归档说明等。
2、文件保存期限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临床试验文件保存期限如下:
(1)研究方案文件:自研究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研究实施文件:自研究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3)数据管理文件:自研究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4)文件归档文件:自研究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3、文件保存形式
临床试验文件保存形式应采用以下几种:
(1)纸质文件:包括各种表格、报告、通知等。
(2)电子文件:包括电子表格、电子报告、电子邮件等。
(3)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存储设备等。
4、文件保存条件
(1)纸质文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的场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电子文件:应采用可靠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存储,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可追溯。
(3)文件归档:应按照文件分类、保存期限、保存形式进行归档。
5、文件查阅与借阅
(1)查阅:研究者、监管机构、伦理委员会等有权查阅临床试验文件。
(2)借阅:需填写借阅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限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6、文件销毁
(1)销毁条件:临床试验文件保存期满,且无查阅、借阅需求时,方可销毁。
(2)销毁程序:需填写销毁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过程应严格遵循规定程序。
临床试验文件保存是确保研究质量、保障受试者权益、满足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研究者们应严格按照上述要求,确保临床试验文件的安全、完整、可追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临床试验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