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它揭示了层次模型与协议集合的奥秘,为网络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计算机网络采用了一种层次化的结构模型,并配套了一系列协议,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揭示其背后的奥秘。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它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每层负责特定的任务,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
(1)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实现物理连接。
(2)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帧的传输,实现相邻节点间的可靠通信。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4)传输层:负责数据段的传输,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实现数据交换。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加密和压缩,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2、TCP/IP四层模型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
(1)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帧的传输,与物理层相对应。
(2)互联网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相对应。
(3)传输层:负责数据段的传输,与OSI模型中的传输层相对应。
(4)应用层:负责为用户提供网络应用服务,与OSI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相对应。
计算机网络协议集合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层次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协议集合包括以下几类:
1、物理层协议:如以太网(Ethernet)、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等。
2、数据链路层协议:如点对点协议(PPP)、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网络层协议:如互联网协议(I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路由信息协议(RIP)等。
4、传输层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
5、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协议: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等。
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集合的相互作用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集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协议通过以下方式相互作用:
1、逐层封装:每一层将上一层的数据封装在自己的数据单元中,传递给下一层。
2、协议转换:不同层次的协议之间需要进行转换,以确保数据在不同层次之间正确传输。
3、服务提供与使用:每一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上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核心,它们共同保证了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深入了解层次结构模型与协议集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