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吸痰时如痰液黏稠,下列哪项处理错误( )
A. 滴入少量生理盐水
B. 增大负压吸引力
C. 叩拍胸背部
D. 协助更换体位
E. 雾化吸入
2、以下哪项不是吸痰操作的并发症( )
A. 低氧血症
B. 呼吸道黏膜损伤
C. 心律失常
D. 感染
E. 气胸
3、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
A. 5 秒
B. 10 秒
C. 15 秒
D. 20 秒
E. 25 秒
4、吸痰过程中,如患者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应立即( )
A. 停止吸痰
B. 加大负压
C. 增加吸痰次数
D. 给予吸氧
E. 继续吸痰
5、为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管的外径应( )
A. 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2
B. 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3
C. 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4
D. 等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2
E. 等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3
6、吸痰时如痰液较多,一次不能吸净,应( )
A. 反复吸痰
B. 更换吸痰管后再吸
C. 先吸气管内,再吸口腔
D. 先吸口腔,再吸气管内
E. 先吸健侧,再吸患侧
7、吸痰时如发现痰液有恶臭,提示可能为( )
A. 厌氧菌感染
B. 绿脓杆菌感染
C.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D. 真菌感染
E. 病毒感染
8、预防吸痰引起的感染,下列哪项措施错误( )
A. 严格无菌操作
B. 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C. 定期消毒吸痰设备
D. 加强口腔护理
E. 吸痰前常规使用抗生素
9、吸痰时如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应( )
A. 立即停止吸痰
B. 继续吸痰
C. 给予止咳药
D. 给予镇静药
E. 观察患者情况
10、吸痰时如痰液堵塞呼吸道,应( )
A. 立即拔出吸痰管
B. 加大负压吸引
C. 反复吸痰
D. 用生理盐水冲洗呼吸道
E. 给予氧气吸入
二、判断题
1、吸痰时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腔。( )
2、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2。( )
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以免引起低氧血症。( )
4、为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时应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
5、吸痰过程中如患者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 )
6、吸痰时如痰液有恶臭,提示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
7、预防吸痰引起的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
8、吸痰时如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应立即停止吸痰。( )
9、吸痰时如痰液堵塞呼吸道,应立即拔出吸痰管。( )
10、吸痰后应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
三、简答题
1、简述吸痰的目的。
2、简述吸痰的操作要点。
3、简述吸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5 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住 ICU,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医嘱给予吸痰治疗,护士在吸痰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经处理后,患者的症状缓解,请问:
1、该患者出现了什么并发症?
2、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3、针对该并发症,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五、答案
1、选择题
(1)B (2)E (3)C (4)A (5)A (6)B (7)A (8)E (9)A (10)D
2、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简答题
(1)吸痰的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2)吸痰的操作要点:①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情况等;②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2;③调节合适的吸痰负压,一般为 40.0~53.3kPa;④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⑤吸痰时先吸气管内,再吸口腔;⑥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以免引起低氧血症;⑦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⑧吸痰后要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3)吸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①低氧血症:吸痰时可导致患者的氧分压下降,引起低氧血症,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吸痰负压,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②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管过硬、管径过粗、插管动作粗暴等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 1/2,插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③心律失常:吸痰时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预防措施包括:吸痰前给予患者吸氧,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④感染:吸痰时可将细菌带入呼吸道,引起感染,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定期消毒吸痰设备,加强口腔护理等;⑤气胸:吸痰时可导致肺组织损伤,引起气胸,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吸痰负压,插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肺组织。
4、案例分析题
(1)该患者出现了低氧血症并发症。
(2)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吸痰时间过长,导致患者的氧分压下降。
(3)针对该并发症,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和吸痰负压,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5 秒;②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紫绀、心率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氧气吸入。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