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法》旨在确保数据安全,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数据安全挑战。该法出台源于国际背景,聚焦于保护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促进数据开发利用。通过规范数据处理活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推动构建安全、开放、有序的数据生态。
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享受数据红利的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了《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该法的出台,不仅彰显了我国对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本文将从国际背景和核心目的两个方面,对《数据安全法》进行深入剖析。
国际背景
1、全球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近年来,全球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数据泄露、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频发,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数据泄露成本达到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2、数据安全成为全球治理焦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形势,全球各国纷纷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和治理,欧盟于2016年发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成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的典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3、我国在国际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国际数据安全治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核心目的
1、保障国家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安全,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其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通过该法,我国将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等领域的保护,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确保国家安全。
2、保护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个人信息是《数据安全法》的重要任务,该法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方式、程序等内容,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履行告知、同意、删除等义务,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3、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
数据资源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数据安全法》,我国将加强对数据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有助于完善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该法明确了数据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职责分工、监督考核等内容,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5、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数据安全治理中,我国通过《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展示了对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数据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数据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国际竞争力。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促进数据资源合理利用、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继续加强数据安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