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现状、影响与多元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基础设施类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农村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如简易的村道、少数连接乡镇的公路;水利设施,像小型灌溉水渠、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电力设施,从基本的输电线路到小型变电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则涵盖教育方面的村小或教学点、卫生健康领域的村卫生室等。
(二)服务对象的单一表现
1、年龄层次方面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和儿童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在很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主体是老人和儿童,农村的卫生室,日常接待的患者大多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他们前来拿药或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检查,而农村小学里,学生也以留守儿童为主,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活动安排主要围绕这些儿童开展。
2、服务功能方面
服务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以交通设施为例,村道的修建往往只是为了满足村民日常的出行,如到附近的集市购买生活用品,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村民,如农产品运输或者乡村旅游的游客车辆进出,现有的交通设施就显得捉襟见肘,水利设施也主要是为了传统的农业灌溉,缺乏对生态用水、景观用水等多元化需求的考虑。
二、服务对象单一带来的影响
(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由于服务对象单一,很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不高,资源闲置现象严重,一些农村的文化活动室,由于年轻人外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和儿童,其开展的活动有限,很多设施如多媒体设备、健身器材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阻碍农村发展活力
单一的服务对象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就无法形成对创业者、投资者的吸引力,对于想要在农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农村现有的基础设施无法保障其业务的顺利开展,包括物流运输、游客接待等方面的短板,使得农村发展缺乏活力。
三、实现多元服务对象的路径探索
(一)需求调研与规划调整
1、深入开展农村居民需求调研,不仅要关注现有的老年和儿童群体,还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回流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外来游客、投资者等群体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在交通规划方面,要考虑到农产品运输、旅游大巴进出等需求,拓宽和加固村道,合理规划停车场。
(二)功能拓展与创新
1、对于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功能拓展,如农村卫生室可以增加远程医疗服务功能,不仅能为本地村民服务,还能为周边农村或者城市居民提供特色的中医理疗等服务,吸引更多人前来就医,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提高资源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在教育设施方面,可以将村小与乡村文化传承相结合,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吸引城市里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人群前来学习交流,实现教育设施功能的创新。
(三)吸引多元主体参与
1、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政策扶持吸引企业投资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这样一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对象就会从单一的村民扩展到游客等群体。
2、鼓励村民参与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为满足多元服务对象的需求出谋划策,共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多元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现状制约了农村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途径探索实现多元服务对象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提升农村的活力和吸引力,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