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医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标准,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内容

欧气 3 0

本文目录导读:

  1. 总则
  2. 医保网络安全管理
  3. 医保数据保护
  4. 人员安全管理
  5. 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6. 监督与检查

《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

总则

1、目的

医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标准,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医保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至关重要,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医保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医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确保医保业务的稳定运行,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参与医保网络建设、运营、使用以及医保数据管理的所有相关机构、部门和人员,包括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以及与医保信息系统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等。

医保网络安全管理

1、网络架构安全

- 医保网络应按照分层、分区的原则进行设计,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区域隔离,核心业务区、数据存储区等应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防止外部网络的非法入侵。

- 网络设备应具备冗余备份功能,如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关键设备应采用双机热备或多机集群的方式,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 定期对网络架构进行评估和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2、网络访问控制

- 建立严格的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医保系统的用户应通过唯一的身份标识(如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等)进行登录,并且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系统权限。

- 限制外部网络对医保网络的访问,仅允许经过授权的IP地址或网络范围访问医保信息系统,对外提供服务的端口应进行严格的安全配置,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 对网络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记录用户的登录时间、操作内容、访问的资源等信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进行追溯和调查。

3、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防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防火墙应配置合理的安全策略,阻止非法的网络连接;IDS/IPS应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网络攻击行为;防病毒软件应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对医保网络的侵害。

- 采用加密技术对医保网络中的敏感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在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SSL/TLS等加密协议,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医保数据保护

1、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 根据医保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对医保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医疗费用明细等属于敏感数据,应进行重点保护;医保政策参数等属于重要数据,需要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医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标准,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对于敏感数据,应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密存储等措施;对于重要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和数据完整性校验。

2、数据存储安全

- 医保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介质上,如采用企业级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机房环境中,具备防火、防潮、防震等物理防护措施。

- 对存储的医保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应妥善保管加密密钥,防止密钥泄露。

-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医保数据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异地的容灾中心,以防止因本地灾难(如火灾、地震等)导致数据丢失,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从备份中恢复数据,确保医保业务的连续性。

3、数据使用安全

- 在使用医保数据时,应遵循合法、合规、必要的原则,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医保数据,并且数据使用应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 对数据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和审计,记录数据的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行为,确保数据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在数据共享方面,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共享审批流程,当医保数据需要与外部机构(如卫生健康部门、民政部门等)共享时,应明确共享的数据内容、共享的目的、共享的方式等,并签订数据共享协议,确保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

人员安全管理

1、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 定期对医保相关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医保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安全操作规程等,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针对新入职员工,应进行入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人员权限管理

- 根据人员的岗位和职责,合理分配系统权限,医保经办人员只能操作与其业务相关的功能模块,不能越权访问其他敏感数据;信息技术人员应根据其工作内容分配相应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管理权限。

- 建立人员权限变更审批流程,当人员的岗位发生变动或职责发生调整时,应及时调整其系统权限,确保权限与职责的一致性。

- 对离职人员的权限应及时进行回收,在员工离职前,应确保其已将所掌握的医保数据、账号密码等进行交接,并取消其在医保系统中的所有权限。

医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标准,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1、应急响应预案

- 制定医保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预案应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处理流程等内容,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降低事件对医保业务的影响。

- 定期对应急响应预案进行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事件监测与报告

- 建立网络安全事件监测机制,通过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系统日志等手段对医保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迹象。

- 一旦发现网络安全事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和相关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初步判断的事件原因等信息。

3、事件处置与恢复

- 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对于网络攻击事件,应采取阻断攻击源、修复系统漏洞等措施;对于数据泄露事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数据进一步扩散,并对泄露的数据进行评估和处理。

- 在事件处置完成后,应及时恢复医保业务的正常运行,对受影响的医保数据进行恢复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监督与检查

1、内部监督

- 医保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本单位的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的运行情况、数据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

-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外部监督

-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等外部机构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外部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 根据外部监督检查的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不断提高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水平。

标签: #数据保护 #制度内容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