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定义角度
轴对称
- 对于函数\(y = f(x)\),如果存在一条直线\(x = a\),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a + x)=f(a - x)\),那么函数\(y = 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 a\)对称,二次函数\(y=(x - 1)^2\),其对称轴为\(x = 1\),对于任意\(x\),\(f(1 + x)=f(1 - x)\),即\((1 + x - 1)^2=(1 - x - 1)^2\),也就是\(x^{2}=(-x)^{2}\)。
中心对称
- 对于函数\(y = f(x)\),如果存在一个点\((a,b)\),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a + x)+f(a - x)=2b\),那么函数\(y = f(x)\)的图象关于点\((a,b)\)中心对称,函数\(y = x^3\)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对于任意\(x\),\(f(x)+f(-x)=x^{3}+(-x)^{3}=0\),满足\(f(x)+f(-x) = 2\times0\)。
2、图象特征
轴对称
- 函数图象沿对称轴折叠后,图象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以\(y=\cos x\)为例,它的图象关于\(x = k\pi(k\in Z)\)对称,图象在对称轴两侧具有相似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如在\(x = 0\)两侧,\(\cos x\)的值对称分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心对称
- 函数图象绕对称中心旋转\(180^{\circ}\)后,图象与原图象完全重合。(y=\frac{1}{x}\)的图象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在每个象限内,图象的形状相似,且绕原点旋转\(180^{\circ}\)后,图象不变。
3、函数性质表现
轴对称
- 对于轴对称函数,在对称轴两侧,函数的单调性可能相反。(y = -x^{2}\),对称轴为\(x = 0\),在\(x<0\)时函数单调递增,在\(x>0\)时函数单调递减。
中心对称
- 中心对称函数往往具有奇偶性相关的性质,如果函数\(y = f(x)\)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f(x)\)是奇函数,即\(f(-x)=-f(x)\),如\(y=\sin x\)是奇函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其图象体现了这种中心对称的性质,(\sin(-x)=-\sin x\)。
二、联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特殊情况的重合
- 当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时,会存在特殊情况,函数\(y=\sin x\),它是中心对称函数,对称中心为\((k\pi,0)(k\in Z)\),同时它也是轴对称函数,对称轴为\(x = k\pi+\frac{\pi}{2}(k\in Z)\),当\(k = 0\)时,对称轴\(x=\frac{\pi}{2}\)和中心对称点\((0,0)\)存在一定的关联,从图象上看,这种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性质共同塑造了\(y = \sin x\)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特点。
2、对称变换的联系
- 一些函数可以通过平移、伸缩等变换在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之间转换,对于函数\(y = x^{2}\),它是轴对称函数,对称轴为\(x = 0\),如果将其进行平移变换得到\(y=(x - 1)^{2}\),对称轴变为\(x = 1\),如果再对\(y=(x - 1)^{2}\)进行关于点\((1,0)\)的中心对称变换(假设可以进行这样的广义变换),得到的新函数将具有中心对称的性质,这体现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在函数变换过程中的潜在联系。
3、在函数研究中的协同作用
- 在研究函数的性质时,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性质可以相互补充,比如在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时,如果知道函数的对称轴和中心对称点,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取值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函数,可能同时利用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性质来简化函数的分析过程,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重要性质,对于某些分段函数,如果能发现其各段之间存在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关系,就可以更方便地研究整个函数的性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