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与制度》
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
(一)人口管理
1、户籍管理协助
- 社区警务室民警及辅警要积极协助户籍管理部门做好本社区的户籍管理工作,包括向居民宣传户籍政策,解答居民关于户口迁移、新生儿落户、户口变更等常见户籍问题,对于新婚夫妇关于户口合并的疑问,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告知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
- 及时收集社区内人口变动信息,如有人口迁入或迁出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户籍管理部门,通过定期走访社区内的出租屋、群租房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掌握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确保社区人口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重点人员管控
- 对社区内的重点人员,如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等进行重点管控,建立专门的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个人信息、犯罪或不良行为记录、家庭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轨迹等。
- 定期与重点人员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督促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积极接受改造或康复治疗,对于刑满释放人员,要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二)治安防范
1、安全防范宣传
- 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安全防范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公告栏、社区微信群、社区广播等多种渠道,向居民宣传防盗、防抢、防诈骗等安全知识,制作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各个出入口和楼道内,海报内容包括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防范方法以及报警电话等。
- 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安全防范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民警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可以涵盖家庭安全防范措施,如如何选择安全可靠的门锁、安装监控设备的注意事项等,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要点,提高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2、治安巡逻防控
- 组织社区治安巡逻队开展日常巡逻工作,巡逻队由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志愿者等组成,明确巡逻路线和时间安排,在巡逻过程中,重点关注社区内的治安复杂区域,如商业街、公园、学校周边等。
- 对于发现的治安隐患,如路灯损坏、监控设备故障等,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在巡逻中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对其进行盘查,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纠纷排查
- 社区警务室要定期开展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社区居民家庭、企业单位、商业门店等,了解居民之间、居民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纠纷,通过与社区网格员合作,及时掌握邻里之间因房屋装修、噪音扰民等引发的矛盾纠纷。
-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详细登记,包括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纠纷事由、矛盾激化程度等。
2、纠纷化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对于一般性的矛盾纠纷,社区民警要及时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对于因停车位引发的邻里纠纷,民警可以根据社区内的停车资源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划分临时停车位、制定停车轮流使用规则等。
- 对于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社区警务室要积极协调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纠纷的化解工作,形成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四)服务群众
1、便民服务提供
- 在社区警务室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一些简单的便民服务,如为居民提供身份证领取、居住证办理进度查询等服务,提供常用的办事表格下载和填写指导,方便居民办理相关业务。
- 开展“一站式”服务,对于一些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业务,社区警务室要起到协调沟通的作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办事途径,对于社区内的小微企业主办理相关经营许可证,社区警务室可以协助联系工商、税务等部门,告知其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避免居民来回奔波。
2、民意收集反馈
- 建立民意收集机制,通过社区意见箱、社区警务室热线电话、社区民警定期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居民对社区内治安环境的改善建议、对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等。
- 将收集到的民意进行整理分类,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向居民做好解释工作,并将问题向上级部门反映,跟踪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及时向居民反馈。
社区警务室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
1、值班安排
- 社区警务室要制定详细的值班表,明确民警和辅警的值班时间和职责,值班表要提前公布,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值班安排,一般按照正常工作日和节假日进行排班,保证社区警务室每天都有人员值班。
- 在特殊时期,如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要加强值班力量,增加值班人员数量,并对值班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值班职责履行
- 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或擅离职守,在值班期间,要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准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于群众的报警、求助和来访,要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当群众前来报警称家中财物被盗时,值班民警要立即进行登记,并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如查看社区监控录像、走访周边群众等。
- 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值班期间发生的各类事件、处理情况、交接班情况等,值班记录要详细、准确,以备日后查阅。
(二)工作例会制度
1、例会定期召开
- 社区警务室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一般每周或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由社区警务室负责人主持,全体民警和辅警参加。
- 在特殊情况下,如发生重大案件或社区治安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召开临时工作例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
- 工作例会上,首先要对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民警和辅警要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包括人口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效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以及服务群众工作中的成果和问题等。
- 要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根据社区当前的治安形势和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和措施,如果近期社区内盗窃案件有所上升,那么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中就要着重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和安全防范宣传工作。
- 在例会上还要组织学习公安业务知识、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民警和辅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信息管理制度
1、信息收集规范
- 社区警务室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收集制度,明确信息收集的范围,包括社区人口信息、治安信息、矛盾纠纷信息等,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要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信息收集要采用多种方式,如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信息系统查询等,在收集社区人口信息时,要通过上门走访居民家庭,核对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同时结合公安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查询比对,确保人口信息无误。
2、信息存储与保密
- 建立专门的信息存储系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信息存储要安全可靠,防止信息泄露,采用加密技术对重要信息进行保护,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信息。
- 严格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严禁将社区警务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对于违反信息保密制度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考核制度
1、考核指标设定
-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设定明确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包括人口管理工作指标,如人口信息准确率、重点人员管控率等;治安防范工作指标,如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治安案件查处率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指标,如矛盾纠纷排查率、调解成功率等;服务群众工作指标,如群众满意度等。
-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考核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确保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社区警务室的工作绩效。
2、考核结果运用
- 考核结果与民警和辅警的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晋升晋级等挂钩,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和辅警,给予表彰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等;对于工作不力、未达到考核标准的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通过明确社区警务室的工作职责和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增强社区的治安防范能力,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