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欧气 2 0

本文目录导读:

  1. 低血压
  2. 呼吸抑制
  3. 恶心呕吐
  4. 全脊髓麻醉
  5. 硬膜外血肿
  6. 局麻药中毒
  7. 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低血压

1、原因

- 交感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尤其是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阻滞平面以下的交感神经被抑制,导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在高位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阻滞平面过高,可使广泛的血管扩张,血压明显降低。

- 血容量不足,如果患者术前就存在脱水、失血等情况,在椎管内麻醉后,由于交感神经抑制的叠加作用,更容易出现低血压。

2、处理原则

- 加快输液速度,快速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以增加血容量,提高回心血量,一般可先输入500 - 1000ml的液体,如乳酸林格氏液或羟乙基淀粉等。

-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当加快输液后血压仍不能有效回升时,可使用麻黄碱等药物,麻黄碱可直接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α、β受体,使血压升高,常用剂量为5 - 10mg静脉注射,如果麻黄碱效果不佳,也可选用去氧肾上腺素等纯α受体激动剂。

呼吸抑制

1、原因

- 高平面的椎管内麻醉,当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平面过高时,可阻滞肋间神经和膈神经,影响呼吸肌的运动,胸段硬膜外麻醉平面达到T2 - T4时,可能会影响到膈神经的功能,导致呼吸抑制。

- 局麻药的毒性作用,如果局麻药误入血管或用量过大,可能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进而抑制呼吸中枢。

2、处理原则

- 给氧,对于轻度呼吸抑制的患者,可通过面罩吸氧来提高氧饱和度,氧流量可调节至4 - 6L/min。

- 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如果呼吸抑制较为严重,患者出现呼吸浅慢或呼吸暂停时,应立即进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可采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处理局麻药中毒,如果是局麻药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应按照局麻药中毒的处理原则进行救治,如静脉注射脂肪乳等。

恶心呕吐

1、原因

- 低血压,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引起恶心呕吐。

- 迷走神经兴奋,椎管内麻醉可使迷走神经相对兴奋,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

- 手术牵拉,在腹腔手术中,手术器械对胃肠道的牵拉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恶心呕吐。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处理原则

- 纠正低血压,按照低血压的处理方法,提高血压,改善脑供血。

- 应用止吐药物,可选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昂丹司琼可阻断5 - HT3受体,有效抑制恶心呕吐,常用剂量为4 - 8mg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同时具有中枢性止吐作用,剂量为10mg静脉注射。

- 暂停手术牵拉,告知手术医生暂停手术操作,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继续手术。

全脊髓麻醉

1、原因

- 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在硬膜外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误穿破硬脊膜,而注射的局麻药量又较大,就会导致全脊髓麻醉。

2、处理原则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全脊髓麻醉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

- 维持循环稳定,快速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

- 严密监测,在抢救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直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硬膜外血肿

1、原因

- 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如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服用抗凝药物等,在硬膜外穿刺或置管过程中容易导致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 穿刺操作不当,粗暴的穿刺或反复穿刺可损伤硬膜外血管,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发生风险。

2、处理原则

- 早期诊断,如果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后出现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硬膜外血肿,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进行确诊。

- 及时手术减压,一旦确诊为硬膜外血肿,应尽快进行手术清除血肿,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以最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手术时间一般认为在症状出现后的8小时内效果较好。

局麻药中毒

1、原因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局麻药误入血管,在椎管内麻醉时,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局麻药注入血管内会导致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引起中毒反应。

- 局麻药用量过大,如果没有按照患者的体重、身体状况等准确计算局麻药的用量,使用过量的局麻药可导致中毒。

2、处理原则

- 立即停止注入局麻药,一旦怀疑局麻药中毒,应停止继续注射局麻药。

-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防止误吸,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 应用脂肪乳,脂肪乳可作为局麻药中毒的解毒剂,一般首次剂量为1.5ml/kg,静脉注射时间大于1分钟,然后以0.25ml/(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

- 对症处理,如患者出现惊厥,可使用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控制,剂量为5 - 10mg静脉注射。

神经损伤

1、原因

- 穿刺针直接损伤神经,在椎管内麻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能会直接刺伤脊神经根或脊髓。

- 局麻药的化学性损伤,某些局麻药如果浓度过高或与神经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对神经产生化学性损伤。

2、处理原则

- 早期诊断,如果患者在椎管内麻醉后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症状,应考虑神经损伤的可能,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 营养神经治疗,可使用甲钴胺等药物进行营养神经治疗,甲钴胺可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常用剂量为0.5mg,每日3次口服或肌肉注射。

-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以及功能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种类较多,需要麻醉医生在麻醉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在麻醉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并发症 #处理原则 #医疗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