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乡村资源:破解乡村资源利用率不足的困局》
一、引言
乡村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当前乡村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了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乡村资源利用率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一)自然资源方面
1、土地资源闲置
许多乡村存在大量抛荒耕地,部分宅基地也处于闲置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缺乏足够的人力耕种土地;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信息不畅,导致土地未能得到有效集中和规模化利用。
2、水资源浪费与污染
一些乡村没有完善的灌溉系统,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浪费严重,部分乡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了水资源,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二)人力资源方面
1、人才流失严重
乡村缺乏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机会,教育、医疗、就业等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流向城市,留下来的多为老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的重任。
2、劳动力技能缺乏
留在乡村的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无法高效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开展新型农业或乡村产业。
(三)文化资源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村民对本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址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逐渐破败。
2、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不足
虽然乡村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但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整改措施
(一)自然资源利用方面
1、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于闲置的宅基地,可以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将腾退出来的宅基地用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大对乡村水利设施的投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建立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
1、吸引人才回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的生活品质,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就业,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住房保障等,为人才在乡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强劳动力培训
针对乡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等,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学校、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乡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乡村资源发展产业。
(三)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
1、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村民参与文化传承,对传统民俗文化、手工艺等进行保护和传承,设立文化传承奖励基金,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2、推动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当中,加强与旅游企业、文化企业的合作,引入资金和管理经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村民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吸引人才回流、加强劳动力培训、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和推动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等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实施,有望盘活乡村资源,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开展资源利用工作,让乡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