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S与数据库:深入解析两者关系的多面性》
ES与数据库的区别
(一)数据结构与存储方式
1、数据库
- 传统数据库(如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以表格形式存储数据,数据具有严格的模式(schema)定义,例如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个表都有预定义的列结构,包括列名、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等,数据按照这种预定义的结构进行存储,行与列的关系明确。
- 数据库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会进行规范化处理,以减少数据冗余,通过创建多个相关的表,并使用外键来关联它们,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但在查询涉及多表关联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复杂性。
2、ES(Elasticsearch)
- ES是基于倒排索引的数据存储,它主要存储文档(document),文档是一种类似JSON的格式,没有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严格的预定义模式,每个文档可以有不同的字段结构,这种灵活性使得ES在处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时非常方便。
- 倒排索引的存储方式使得ES在搜索方面具有高效性,它将文档中的每个单词作为索引项,记录包含该单词的文档编号以及在文档中的位置等信息,当进行搜索时,可以快速定位到包含搜索词的文档。
(二)数据查询功能
1、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查询,SQL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能够进行复杂的多表连接、聚合操作等,可以使用JOIN语句将多个表中的数据根据关联条件组合在一起,然后使用GROUP BY语句对数据进行分组,并通过SUM、AVG等函数进行聚合计算。
- 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查询,关系型数据库可能会面临性能挑战,尤其是在处理全文搜索场景时,虽然一些数据库支持全文搜索功能(如MySQL的全文索引),但在处理复杂的自然语言查询和模糊搜索时,效率和准确性可能不如专门的搜索工具。
2、ES
- ES使用自己的查询DSL(Domain - Specific Language)进行查询,它的查询语言非常适合全文搜索场景,可以进行模糊搜索、通配符搜索、短语搜索等,ES还支持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分页等操作。
- ES的分布式架构使得它能够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快速搜索,它可以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并行处理查询请求,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数据一致性与事务处理
1、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强调数据的一致性和事务处理,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是关系型数据库事务处理的重要标准,在银行转账操作中,从一个账户扣款并向另一个账户存款的操作必须作为一个原子事务进行处理,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数据库通过锁机制等手段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防止多个事务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时产生冲突。
2、ES
- ES主要关注搜索功能,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它采用最终一致性模型,在数据写入时,ES会尽快将数据更新到索引中,但在分布式环境下,可能会存在短暂的数据不一致情况,不过,对于搜索应用来说,这种最终一致性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 ES不提供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严格的事务支持,它更侧重于数据的快速索引和搜索。
ES与数据库的关系
(一)数据同步与集成
1、数据流向
- 在很多企业应用中,数据库是数据的主要来源,在电商系统中,商品信息、用户订单信息等首先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为了实现搜索功能,需要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到ES中,可以通过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或者自定义的程序来实现数据从数据库到ES的抽取和转换,并加载到ES中。
- 数据同步的频率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对于一些数据更新不频繁的情况,可以定期进行全量同步,然后在数据发生变化时进行增量同步,每天凌晨进行一次全量商品数据同步到ES,然后在商品信息发生修改(如价格调整、库存更新等)时进行增量同步。
2、数据转换
- 在将数据库数据同步到ES时,通常需要进行数据转换,由于数据库和ES的数据结构不同,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格式化,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日期字段可能需要转换为ES能够识别的日期格式,对于一些多表关联查询得到的数据,可能需要进行扁平化处理,将相关数据合并到一个文档中,以适应ES的文档存储结构。
(二)应用场景中的协作
1、互补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和ES往往是互补的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核心业务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金融系统中,数据库存储客户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关键数据,并且通过事务处理确保资金流转的准确性。
- ES则用于提供强大的搜索功能,以电商平台为例,当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搜索商品时,ES能够快速地从海量的商品数据中找到相关的商品,并根据相关性进行排序,这种搜索功能是数据库的全文搜索功能难以比拟的。
2、联合查询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数据库查询和ES查询结合起来,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中,当用户搜索文章时,首先使用ES进行全文搜索,找到可能相关的文章列表,对于搜索结果中的某些文章,可能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取额外的详细信息,如文章的作者信息(存储在数据库的用户表中),这种联合查询需要在应用程序层面进行协调,根据不同的查询需求分别调用数据库和ES的查询接口。
(三)数据管理与维护
1、数据备份与恢复
- 数据库通常有成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通过定期的全量备份和事务日志备份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可以利用这些备份进行数据恢复。
- ES也有自己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ES可以将索引数据备份到其他存储介质上,并且在需要时进行恢复,在数据管理方面,需要考虑如何协调数据库和ES的数据备份策略,以确保数据的整体安全性。
2、数据更新与删除
- 在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和删除操作遵循严格的事务规则,当删除一条用户记录时,相关的外键关联数据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级联删除或设置为NULL)。
- 在ES中,数据的更新和删除相对更侧重于索引的维护,当更新一个文档时,ES实际上是重新索引该文档,在数据更新和删除操作时,需要确保数据库和ES中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可能需要在应用程序中编写额外的逻辑来同步这些操作。
ES和数据库在数据结构、查询功能、数据一致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在数据同步、应用场景协作、数据管理等方面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的企业应用中,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它们,以构建高效、稳定的数据处理系统。
评论列表